觀世音菩薩現開五輪指相
講述:
在大悲咒第八十一句「唵.悉殿都」咒語中,觀世音菩薩為教化一切眾生學佛修行,唸誦大悲咒要以真心行持,不要為根塵妄念所擾,而使心性迷惑,若能破除此等障礙,則修行上必得很大的成就,為此菩薩乃現開五輪指相。
五輪指,在《楞嚴經卷一》曾記述佛對阿難開示如何攝心時說:「汝今欲知,奢摩他路,願出生死,今復問汝,即時,如來舉金色臂,屈五輪指,語阿難言:汝今見 不?阿難言:見。佛言:汝何所見?阿難言:我見如來,舉臂屈指,為光明拳,耀我心目。」這裡佛所示現的五輪指,具光明照耀之意。觀世音菩薩在此句中所開現 的五輪指,當亦具有此一光明遍照之義。
要了悟五輪指的涵義,先要了解五輪的意義,在佛法上,五輪一般有三種解釋:
一為五體的別名:人的兩肘、兩膝和頭等五處,都作圓形,所以稱之為輪,這五輪著地為禮,即是所謂的五體投地,表示最高的尊敬之意。
二是《俱舍論》說,世界乃建立在風、水、金、地、空五輪之上,最下層為空輪,其上依次為風輪、水輪、金輪、地輪,再上為九山八海。
三 是密教通稱地、水、火、風、空五大為五輪。此句觀世音菩薩所開現的五輪指,亦是象徵宇宙形成乃為地、水、火、風、空的五大因緣和合而成,因為不管 宇宙間的生滅變異和世間一切眾生生死流轉等現象,都離不開此五輪的範疇,而建立在空輪之上。因此菩薩特開現五輪指,用以教化眾生,修學佛法,一者要禮敬供 養諸佛菩薩,二者要了悟世間的一切現象,只是一種虛妄之相,不必為一時的際遇有所煩惱,因為這些只是偶發的塵緣,一定會隨著五大的流轉而時過境遷,消逝於 無明的業報之中,而依佛法的因果輪迴之說,此一隨業輪轉的業報,也會在另一因緣的連結之下,又隨順而生,不管是天上人間,還是成凡成聖,都還是在隨緣和合 中,不斷的造作,直到業報圓滿,才會往生淨土世界。
從佛法上看,生命雖非一種偶然,但卻以無明為始,然後依十二因緣的運作,而完成其生滅的流程,不管其間所經歷的任何情境,用不著喜,也不須要悲,只要能盡 一份人間應盡的義務,即能無愧天地,了然無憾。宋儒張載在西銘中,以乾父坤母形容人與天地的關係,並以仰不愧於天,俯不怍於地,來闡釋人生在世的道理。而 惠施則以「日方中方睨,物方生方死」來看待生命的終始。這些都與佛法所說的緣起緣滅、隨業流轉的道理相近。觀世音菩薩在此句「唵.悉殿都」咒語中,以五輪 指示現,正是在度化眾生受持大悲咒,即在看破生死之關,了悟持咒修行的真義,人生艱難唯一死,常持大悲咒,便能使自己了脫生死而無所畏怖。
大悲咒有不可思議的威神之力,可以從最近高齡八十五歲曾雪霏同學開刀手術中得到驗證,這是菩薩給我們的慈悲示現,只要能淨心持誦大悲咒,一切的痛苦危難, 都會隨此菩薩的法音,而消失於無形。這是菩薩又一次最真切的度化,我們除了要感悟菩薩的慈悲,不斷受持大悲咒外,更要能將大悲咒廣宣流布,使一切眾生都能 受此神咒的護佑,離苦、得樂、消災、延壽,成就一切願求,感恩菩薩的慈悲。唯願大眾能共持此咒,永不退轉,並使大悲咒能為眾生廣造福田,使紅塵濁世,變成 清淨安樂的淨土世界。
觀世音菩薩現兜羅綿手相
講述:
在大悲咒第八十二句「漫多囉」咒語中,觀世音菩薩為教化眾生,若能在正法道場,修學佛法,得有成就,須從舌根中解脫味塵的煩惱,並現兜羅綿手相。
兜羅又作妬羅,樹名。本草綱目稱之為木綿,樹高逾丈,開紅花,所結實中有綿如絮,紉織為白毯,稱之為兜羅綿。另一為草本之說:古高昌國(今新疆吐魯蕃一 帶)有草,結實如繭,中有絲如絮,柔軟細白,織之為帛,曰兜羅綿。這兩種說法,都是在說明兜羅綿為植物,所結之實,中有絲絮,柔軟潔白,以之織成布帛或 毯,非常柔軟,均稱之為兜羅綿。
《楞嚴經卷一》記述阿難尊者與諸大眾,聆聽佛之教化,息心靜氣,但仍然未能領悟其中奧義,乃禮請佛再宣法音,「爾時世尊,舒兜羅綿網相光手,開五輪指,誨 敕阿難,及諸大眾。」這是釋迦牟尼佛為阿難說法時,所作的兜羅綿手相。而從以上對兜羅綿的解釋中,可以明白了解,兜羅綿本具柔順細軟之義,象徵佛說法時的 溫和與慈悲。觀世音菩薩在此句中所示現之兜羅綿手相。當亦具此涵義,而且以八臂示現,最主要原因乃在世間眾生,常迷惑於六塵之中,垢染深重,愚癡魯鈍,一 時難以度化,必須以無量的慈悲愛語,方能攝引眾生,斷除一切造作的業障,尤其身、口、意三業之中,口業最是習氣難改,不僅貪於口食之欲,而且言語造作常生 惡業,菩薩為此必須以無量的慈悲,來教化眾生受持大悲法門。
佛對眾生的慈悲教化,可從佛對弟子的諄諄 教誨中看到,根據經典的記載,佛諸弟子中,有兩位弟子最為特出,一是能言詭辯的提婆達多,另一是年老愚鈍的 周利槃特。提婆達多見於《法華經提婆達多品》,此處暫且不說,這裡只將周利槃特的故事,略加敘述:周利槃特是一位生性愚鈍的人,雖然是佛的弟子,但對佛所 教之法,均難領悟,有一天佛陀看到他,就問他這些年來修行的感想,他很坦白的答說:「一無所得」,佛聽了以後,非常溫和的對他說:我有兩句偈語要教給你, 要好好的記住,於是佛就說:「身口攝意,心莫犯非,如是行者,得度西域。」說完,佛就走了。周利槃特在得到佛陀的開示後,就專心一意,反覆背誦這兩句簡單 的偈語,心思口誦,慢慢也就能背誦如流。有一天,佛陀又遇見他,就問說:兩句偈語記住了嗎?懂不懂其中的道理呢?周利槃特說:背是背熟了,但還是不明白其 中的道理。佛就慈悲的開示說:人的煩惱都是從身、口、意而來,修行要真實的觀察體悟,心一起念,就要警惕,心起貪欲,就會造作,口不慎言,會生煩惱,五根 受業,常生苦痛,所以要能做到,身不過失,口不造業,心念清淨,就能成就。周利槃特聽了佛的教化,漸漸有所領悟,並且念念不忘身、口、意三業之修行,最後 終能解脫煩惱,得到身心的自在安樂,而其能得此成就,都是由於佛的慈悲教化所致。
以上是這個故事的大意,用以解說觀世音菩薩宣說此句「漫多囉」咒語的涵義,亦是在闡明菩薩大慈大悲對眾生的慈悲教化,這與佛對眾生的慈悲,都是環環相應, 我們在此研習觀世音菩薩宣說的大悲咒,真實的意義,即在能深心體悟菩薩的教化,能夠於受持大悲咒時,常常警覺自己意無所貪、身無所犯、口無惡言,雖然不能 一時即得成就,但必能漸次精進,得遂一切所願,如能有緣與他人共修菩薩的大悲法門時,亦應深深記住菩薩的慈悲教化,與人為善。
觀世音菩薩的慈悲,能使一切眾生解脫煩惱,離苦得樂,我們有緣受持此大悲神咒,只要能時時處處以菩薩的慈悲為念,菩薩必會在一切時、一切處,以無量的慈悲加以護持,而使每個真心受持大悲咒的人,都能身心自在,安樂一生。
晨起持咒有感
99.11.08
世事坎坷樣樣情,
塵緣萬縷倍艱辛。
若能奉得菩薩在,
一生清苦心自平。
觀世音菩薩現解貪受諸觸相
講述:
在大悲咒第八十三句「跋陀耶」咒語中,觀世音菩薩為教化眾生學佛修行,若能得隨心圓滿之成就,須斷身根觸塵,才能心地清淨光明,解脫一切煩惱,乃現解貪受諸觸相。
觸為六塵之一,依身根而生,乃為身根與外物相接觸而生之感覺。十二因緣中說:觸因緣受,識在緣中,是名為觸。《成實論身見品》說:「五陰名身,於中作我, 我者以我為一,以我有心,故有我所,有我所故,起貪恚等一切煩惱。」這與老子《道德經》第十三章所說:「吾所以有大患者,為吾有身。及吾無身,吾有何 患?」基本上都在說,人自因緣和合而有身,有身而有煩惱,要如何使此身不為煩惱所患,寒山有詩說:「人以身為本,本以心為柄,本在心莫邪,心邪喪本命」, 即在說明身與心的存在,要以正心為本,就佛法而言,正心即正念。《寶髻經》說:「若正念者,一切煩惱而不發生。若正念者,一切魔事皆不得便。若正念者,邪 道惡道皆不能墮。……一切不善,心心所法,悉不能入。」可見心存正念,行能端莊,則一切邪魔煩惱,都不會發生。至於正念要如何行持,《大乘集菩薩學論護身 品》說:「遠離虛無果利,所謂不違如來教敕,守護果報,尊重正念,於一切身,不動自性,安住正念,利益眾生,隨應所行,堅固正念。……於威儀道(行、住、 坐、臥),安庠平正,守護不亂,具力正念。……手足容貌,其量端雅。……住於觀察,常照其心,是為正念。」這都在解說,護持身根要以正念、正行為基本。 《波羅蜜多經》講得更為明白:「行則知行,住則知住,座則知座,臥則知臥,如其身處,是名正知。」有此正知,便能了悟身乃虛妄之軀,便不會引起貪著,不貪 少欲,則何來煩惱?
觀世音菩薩以此句咒語,教化眾生要心存正念,行有所知,遠離貪欲,則此身根必能清 淨自在,無所煩惱。而奉持大悲咒,即能悟得此正知、正念、正行的道 理,而遠離虛無果利的妄想。《護身品》亦說:「此護身者,不惱於他,如是他人亦無惱害我,應知常持是意,一心親近,及於眾生,而常自在。」一個人能夠不隨 意遷怒於人,當然亦不會引起別人的惱怒,只要能做到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就不會結怨於人,進而親近於人、與人為善,則必能心身安靜,不生煩惱。祇是世 間人能具有此一護身涵養的,實在是少之又少,很多人都是在富貴貧賤中,遍計所執,以致心神散亂,居無寧日。孔子在《論語里仁篇》說:「子曰,富與貴,是人 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處也。貧與賤,是人之所惡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惡乎成名?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。」這 是孔子教弟子如何做人的道理,也是在強調,人生在世,不管處於富貴、處於貧賤,都要能安住於所處的環境,雖不能做到樂天知命,也不要怨天尤人,這也正是菩 薩教化眾生隨順因緣的道理。
觀世音菩薩在此句「跋陀耶」咒語中,自現解貪受諸觸相,即是在教化眾生, 一切塵緣諸觸,都來自心中的妄念和不安於所處的境遇,才會有重重的煩惱,如 果能常持供養,使心無貪求,則一切觸塵都不會煩惱於身。我們如能於持誦大悲咒時,常自思惟,在日常生活中常自警惕,當能漸離貪欲,使心地日益清淨,終而成 就內無所欲、外無所求,隨心圓滿的修行境界。
觀世音菩薩現解分別諸法相
講述:
在大悲咒第八十四句「娑婆訶」咒語中,觀世音菩薩為教化眾生淨心修持大悲咒,斷除六根塵緣,除前五句已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根,予以宣說外,此句則在教化如何修持意根識塵。
意 根為六根之一,前五根為四大所成之色法,意根則為心法,學佛修行,一般均以六根清淨為修持的初步境界,乃因無始以來,眾生均染垢深重,所以要使六 根清淨,才能修行自在圓滿。《圓覺經》說:「心清淨,眼根清淨,耳根清淨,鼻舌身意復如是」即在說明六根清淨以心根為先,所謂意根坐斷,乃指有意識而生分 別,有分別能生種種煩惱,因此要煩惱斷滅,必先斷滅意根意識。
意識為六識之一,依意根而起,乃了別法境之心王。含有獨頭和五俱兩種意識。所謂獨頭意識是指不與其他之五識同時而起,能汎緣十八界之意識;其次是五俱意識,是指與五識同時而起,緣五境而傍緣十八界之意識。
佛 法唯心,由心而生五根,此心在《唯識論》來說,即是指八識而言,此八識雖各有所司,但由識生變,能生萬法,其中以第六意識,可塑性最大,五根能 用,主要因識的作用,而識自心起,所以第六識的心識,才是一切法的關鍵,所言心之外無法,就是這個道理。一般而言,八識之中,前五識都是隨緣示現,各不相 交,第六識則生分別,第七識生執著,第八識生妄想,而其中第七識(末那耶識)更常受六識的引導,一切以六識所現的信息,而作思考分辨,所以七識向上通六 識,稱之為通情,向下通第八識,稱為通本。因為第七識依六識所提供的資訊,經常在作審查、思量,而又念念不忘,以致成見深固,導致許多煩惱都是因此執著而 生。可見第七識乃是煩惱的根源。至於第八識(阿賴耶識),又稱心識,因其為有情眾生根本之心識,能含藏一切法的善惡種子,雖在生死流轉之中,亦不沒失。而 其所藏之種子,因是外緣所現,故而能造作眾生之依(外界)、正(身體)二報。佛法所稱「三界唯一心」之說,即是由此識而立。由於此心識有積集、現起兩種涵 義,既能集藏諸法種子,又能生起諸法。所以第八識又稱為一切法之根本。
觀世音菩薩在此「娑婆訶」咒語中,現解分別諸法相,乃是在教化眾生,要從心識中,分別了解諸法之作用,作為修行之參照,特別是第六意識因具有居中導引能生 善生惡的功能,修行時要更加重視。菩薩教化眾生在持咒修行時,要念念以修心為上,主要原因乃在唯有心正,才能無邪,唯有心淨,才能不染,唯有心覺,才能不 迷,可見心為一切修行成就的根本,要分別了解諸法,必自修心開始,而斷除意根,當能一切塵緣無所染著,而使心地清淨。《金剛經》說: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 《般若經》說:「諸法皆空」。能了悟相虛法空之理,意根當亦隨之斷滅。
一切修行都離不開五蘊六根,菩薩在大悲咒最後六句,特別以此六根教化眾生,持咒修行要重視此六根、六塵、六識的行持與了悟,才能真正得到修行上的成就,雖 不能一時斷滅,也要常加調伏,方能漸次了悟諸法空相,而不為世情所束縛,只要能一門深入,長期修持,終能在修行上隨心所願,得到圓滿的成就。
留言列表